水稻上山,一场献媚和骗财合谋的闹剧|讯息
时间:2023-06-27 19:59:46来源:云间鹤鸣公众号

这一年来,水稻上山运动在各地搞的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其实所谓水稻上山,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是修梯田种水稻换个说法而已。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不知怎么突然就流行了起来,很多地方竞相推广。


(资料图片)

最先宣传水稻上山概念的朱姓院士在人民大会堂的发言是这样讲的: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我们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634公斤,总产28万公斤,我们村277人,人均1000公斤,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

朱院士名头大,是典型,曾被评为“时代楷模”,他这么一说,自然有人捧场。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官媒和自媒体从各方面论证水稻上山是多么科学,多么有意义。然后从云南到其他地方,为了实现水稻上山,各种大手笔就隆重上演了。

原来大山上郁郁葱葱的植被全部连根挖掉,推土机出场推成一片片台阶状梯田。这其间投入多少成本,毁了多少林木,估计就是一本烂账。

结果呢,2023年入夏,在暴雨洗礼下,为实现水稻上山而突击建设的所谓高质量农田,一下子被冲刷得百孔千疮,惨不忍睹。泥石流所到之处,一片狼籍,梯田荡然无存。事实证明,这就是一场闹剧,根本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梯田种植水稻需要具备特定的土地和水资源条件。土层厚度要深还要比较肥沃,底层土壤要有强粘性,这样才能够蓄留雨水。山坡灌溉供水不便,更多依赖天然水源,因此需要当地有充足的降雨量。只有少数地方能满足上述条件,根本不是随便哪里都可以照抄的。

同时,水稻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作物,梯田种植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在平原地区可以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种植和收割,节省人工成本。但在坡地上却很难实施机械化作业,必须依赖人工劳动,这无疑会给农民增加巨大的人工和成本负担。

修梯田,从来都是因为平原耕地不足,为解决人口吃饭压力而采取的不得已之举。如果操作方法不当,只能事倍功半,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几十年前,在“以粮为纲”的错误方针指引下,全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学大寨”修梯田,不充分考虑各地的不同情况,一味蛮干,最终没有留下任何值得夸耀的成绩,得不偿失。现在,在平原地带都有大量农田抛荒的情况下,不思如何对平原荒地进行有效利用,反而舍本求末去推广什么“水稻上山”,何其荒唐。

提出这个口号,首先是一种投机献媚行为。这几年国际形势复杂,西方和中国在不少问题上立场分歧,有人担心未来中国会因为遭遇粮食危机导致政局不稳。有心人就迎合上意,拿粮食安全问题做文章,一味强调什么“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问题是存在的,但解决方法却完全是错误的。以中国现在的人口规模,主食产量之所以够用,是因为有大量副食补充。尤其是大豆进口,解决了油料和饲料供应,饲料又转化为肉食。如果没有食用油和肉食补充,人对主食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全国的耕地就算都种上粮食可能都不够吃。我们是通过加入到国际市场中参与商品交换,才实现了不光能吃饱,还吃得好。想脱离国际市场搞自给自足,最终既吃不好,也吃不饱。至于有人担心的粮食危机,只要不是全球范围的气候剧变导致农产品产量暴跌,几乎是不可能的。现代文明社会已经不再支持把粮食当做武器打击对手,即使是敌对国家,也不会限制他国进口粮食造成人道主义危机。只要不自己闭关锁国,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是开放进口的。

所以中国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进一步履行入世承诺,改善国际关系,从而更加深度开放。而不是总害怕被别人制裁,时刻高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这种口号,实则于国于民都没有任何好处。

这一口号,又被地方政府所利用。不少山区的地方政府为了土地财政,把县城附近小平原的耕地都用来开发房地产了。但国家的耕地面积红线需要保持,为了达成“占补平衡”的目标,就打着“水稻上山”的名义,把山坡地开垦成所谓高质量农田。

而很多地方的农民其实早就被集中安置,脱离了山区,“水稻上山”的新建梯田并不是农民开垦的,也不是农民来耕种的,往往是地方政府通过招投标寻找第三方公司来完成。他们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根本不顾基本的农业常识,只要达成了建造面积指标,就可以拿走工程款。只要有名义,上了项目,就能申请到款项,就能创造GDP,承包商和关联方都立刻能从中获利,赚得盆满钵满。至于项目本身的效益如何,那是后人的事,与我何干。

这场献媚和骗财合谋的闹剧,一年来搞得好些地方鸡飞狗跳乃至天怒人怨。明明都是些违反基本常识的荒唐事,却一直得不到有效制止,直至惊动了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终于在6月14日出台了一份很有针对性的文件,特别指出“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重要水源地15度以上坡地开垦耕地。对于坡度大于15度的区域,原则上不得新立项实施补充耕地项目”,总算是否定了“水稻上山”这种天方夜谭式笑话。虽然文件姗姗来迟,对于深受其害的绿水青山,好歹也起到了亡羊补牢的作用。

然而在这一轮水稻上山,退林还耕运动中,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多大的损失,总得有个统计吧,总得确定下责任人吧?如果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过去了,难保下次不会又改头换面上演新的闹剧。

标签:

最新
  • 水稻上山,一场献媚和骗财合谋的闹剧|讯息

    水稻上山,一场献媚和骗财合谋的闹剧

  • 罗马斗兽场为什么只有一半?古罗马斗兽场是多少年前建成的?_天天要闻

    罗马斗兽场为什么只有一半?因为地震损坏。公元217年斗兽场遭雷击引

  • 焦点!亨迪药业(301211):6月26日北向资金减持6.32万股

    6月26日北向资金减持6 32万股亨迪药业。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减持

  • 马云关联公司否认收购香港恒大中心

    6月26日,针对香港恒大中心更名为万通保险中心后,外界猜测相关业权也

  • 线上中餐厅用美食出圈 多重福利惊喜不断-今日聚焦

    上海龙湖龙民节线上中餐厅又回来了!10月11日,龙湖集团“2021龙湖龙民

  • 今日关注:2023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管理系统网站中考成绩查询

    查询入口: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管理系统2023年杭州市区中考成绩预计将

  • 《地球防卫军》系列20周年 官方发布纪念特别影片_每日速讯

    《地球防卫军》系列迎来了发售20周年的纪念日,D3Publisher官方公布了

  • 平谷区夏各庄镇举办“土特产”推介会_全球快资讯

    胖嘟嘟的赤松茸,品种多样的红薯系列产品,鲜嫩多汁的水果西红柿、黄瓜

  • 清远英德党群团结共抗暴雨,市区积水点水位已逐渐回落_今日播报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程通讯员英宣6月22日夜间,清远英德市突发

  • 这种花上海随处可见,许多人拍照打卡!美丽的TA竟藏着致命危险? 全球热消息

    你留意过吗?夏天,上海随处可见这种花以红色、粉色、白色为主成片的花

  • 天天观察:旅行意外险可以买当天的吗?有没有当天生效的旅游意外险?

    旅行意外险可以买当天的吗旅行意外险可以当天购买。实际上,旅行意

  • 第三季度是哪几个月 一二三四季度怎么划分? 当前观点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第三季度是哪几个月是什么方面的知识都比

  • 【环球报资讯】女生查完712分高考成绩倒头就睡,母亲透露秘诀:平时不耍手机,学习很独立

    6月23日22:00,四川2023年高考成绩开启查询,考生们都查到自己的分数

  • 天天观热点:1天暴亏37%11天腰斩(初一专场)

    卷首语好久没做腰斩专场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希望能给每天满仓融资

  • 2022~2023年宁夏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细则最新消息(全文)

    2023年养老金上涨好消息传来!进入6月下旬以后,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

  • 最大可达30mm:新版NFC计划扩大6倍接触范围

    近日,负责制定NFC相关技术标准的NFCForum,终于发布了该技术未来五年

  • 旅游
    • 淮河路街道金海社区:社区达人秀,凝聚邻里情

    • 天天热文:天键股份跌5.86%创新低 超募6.2亿元华英证券保荐

    • 微头条丨示坡线是什么意思_示坡线

    • 焦点要闻:elecom是什么品牌 elecom是什么品牌充电器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