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远离“憋尿难题”?
时间:2024-12-12 14:58:06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有家长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反映,孩子在学校总憋尿,原因是该班老师出于秩序管理需求,提出“上课/午休期间不能上厕所”的要求,个别学生不得不憋尿,直到下课或午休结束才去上厕所。家长认为,儿童尿量相对较多,长期憋尿对孩子身体有危害。如何让孩子们远离“憋尿难题”?有校长建议,老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弹性空间,同时,家校携手加强健康科普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下课如厕的好习惯。

家长反映 长期憋尿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孩子反映,个别老师不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厕所。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有同学说‘那就不喝水了’,这可怎么行?”李女士的孩子就读于天河区某小学,近日,她了解到孩子班级的老师不允许同学们在上课期间上厕所。但是,在家长看来,有的孩子天性好动爱玩,在课间玩耍中可能会忽略尿意,无法及时排尿。而且,课间只有十分钟时间,若上一位老师拖堂,则学生更没时间上厕所。

“有的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不允许,学生只能憋着,憋出问题了怎么办?”李女士指出,班级中部分内向腼腆的学生不敢向老师提出需求,有尿意只能憋着,亦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既无法集中精神听课,又影响身体健康。

有家长对该老师的行为表示理解,部分小学生好动调皮、没有安全意识,若老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出教室,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也不利于老师管理好课堂纪律。但考虑到儿童长期憋尿对健康有危害,受访家长认为,老师有必要给孩子在课堂、午休期间上厕所的弹性空间。

还有家长认为,孩子排尿次数和饮水量、膀胱容量等多种因素有关。部分孩子因为新陈代谢旺盛、喝水量大、膀胱容量小等生理原因,上厕所的频率可能较为频繁。老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孩子在上课期间去如厕,而不是一刀切地禁止。

家校联手 强化培养孩子健康生活习惯

针对“憋尿难题”,天河区华景小学党总支书记黄瑞萍认为,答案不是简单的“行”还是“不行”,其背后还隐藏了家校如何联手培养好孩子健康生活习惯的教育内涵。她表示,“憋尿难题”反映了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平衡好规定性与灵活性的问题,也体现了习惯养成与科普教育如何更好融合的问题。其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课堂秩序管理之间,不应该存在矛盾。

憋尿肯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黄瑞萍建议家长,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不憋尿的健康生活习惯。“有时我们也会听到一些家长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容易突然想上厕所。还有家长苦恼,小孩玩起电子产品来,什么都忘了,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把电子产品‘玩过瘾’后,才想起来要去上厕所。”黄瑞萍指出,从孩子的幼儿时期起,家长就需要开始训练孩子及时排尿,培养孩子识别尿意的能力。

到了小学阶段,家校需进一步联手协作,接力强化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黄瑞萍介绍,学校和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科普教育。例如,华景小学设有“家长课堂”,“如果有学生家长是医生,那么我们就邀请家长作为专业人士,来学校给同学们开讲座,科普健康常识。”

“要做好幼小衔接、家校协作,需要学校从教育视角看问题,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协同解决。”黄瑞萍指出,家校之间良性的协作,在于发现问题后及时沟通解决。有的家长可能不太了解应从小培养孩子及时排尿的习惯,或是到了小学才发现孩子存在憋尿问题。这时,家校之间互相提醒,顺畅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给予包容 与学生建立良好信任关系

如果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提出上厕所的需求,老师应该怎么做?黄瑞萍建议,老师们首先可以“察言观色”,从孩子的表情、身体语言中看出其是否真的尿急了。在允许学生去洗手间的同时,老师也要注意提醒同学,下次记得在课间先上洗手间,再去活动玩耍。“在落实学生习惯培养这件事上,老师刚开始要有包容心,允许学生有一两次机会,而不是直接不允许学生去上厕所。老师也要和学生约定好,希望下次不要出现类似情况。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慢慢养成好习惯。”

越秀区中星小学副校长招静雯同样认为,老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生理需求。大部分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违反纪律,而是出于正常的生理需求,需要上厕所。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当体谅学生。如果老师发现学生出现频繁上厕所的情况,也需要更加细心,向家长及时反馈,了解学生是否存在身体不舒服等问题。

针对部分学生不会向老师提出“上厕所”等诉求,招静雯指出,很可能是师生之间尚未建立信任。学生向老师提出诉求,是学生认可老师、信任老师的表现。因此,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们信任自己,让学生愿意、能够提出诉求。

学校经验:把课间活动编成儿歌 师生共同制定规则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学生的课堂时间延长,一节课40分钟,刚开始学生需要一段适应期。为了做好幼小衔接,招静雯介绍,该校低年级的老师会把孩子们在课间要注意的事情编成儿歌,比如“下课了要休息,别忘书本要放好,摆桌椅、喝水、上厕所、散散步”,在一年级时就通过这类生动有效的办法,让学生知道课间应该做什么,养成在课间上厕所等多个好习惯。同时,学校也会提醒,老师要准时下课,不拖堂,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去安排课间活动。

黄瑞萍也指出,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更细化的引导和习惯培养。“例如,老师可以在午休开始前10分钟,提醒孩子们及时上洗手间;下课时,提醒孩子们先上洗手间,再去活动。”

黄瑞萍建议,老师还可以通过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午休的规则,推动孩子们形成纪律意识,主动遵守规则。“让孩子们参与制定规则,而不是由老师单方面规定,学生自然更愿意遵守,也会更敬畏规则。例如老师和学生约定好,课间要及时去上厕所,上课后除了特殊情况不去洗手间等。”

标签:

生活指南
  • 基金加仓和补仓的具体区别是什么?基金跌几个点补仓?

    基金加仓和补仓的具体区别是什么?1、两者的概念不同:一般来说,加

  • 专家学者共赴闽北绿色之约 探索生态资产转化

    中新网南平12月2日电 (张丽君 周季)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二届生

  • 2025年中国足协杯资格赛将于今年12月举行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中国足协11日宣布,2025年中国足协杯资格赛

  • 到位968624元!南召县法院强制执行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

    近日,南召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强制执行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为15名农民

  • 西峡县法院:“学·思”论坛第三十五期丨刑事审判实务中的重难点

    为进一步提升刑事案件审判工作质效,处理好刑事审判实务中遇到的各类重

  • 中国信通院公布2024年可信开源最新评估结果|独家焦点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刘育英)2024 OSCAR开源产业大会16日

  • 同心筑梦 杭州拱墅“新”力量助力新发展 焦点速看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统战理论专题培训班暨党外干部党的新理论

  • 全球热消息:“世界市长对话·杭州”开启城市治理新理念对话

    9月25日,世界市长对话·杭州暨第九届杭州国际友城市长论坛在杭州举

  • 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再升级:青海启动一体化修复工程方案编制-热讯

    近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

  • AIGC带来崭新机遇 报告展望AI场景应用延伸|天天观热点

    中新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崭新机

  • 银川机场7月旅客吞吐量109.2万人次 超2019年同期水平-快资讯

    中新网银川8月2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2日从宁夏机场公司获悉,今

  • “清凉补贴”、暑期免佣……出行平台多举措应对夏季高温

    连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天气。在此背景下,行车安全成为公

  • 邓州市构林镇卫生院:整治不正之风 优化医疗好环境|每日资讯

    5月16日,邓州市构林镇卫生院召开医疗领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 全球热议:增强储气库调峰保供能力

    随着天气转暖,北方地区已经逐渐停止供暖,天然气冬季保供步入收尾

  • 通讯|中国先进农业采收技术造福巴基斯坦农民 世界看点

    新华社巴基斯坦珀格尔4月28日电 通讯|中国先进农业采收技术造福巴

  • 世界快播:​西平县安委办创新“安全五进”形式 寓教于乐提升民众安全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群众的应急安全知识,解答民众电动车为什么不能在楼梯间等

  • 民生
    • 2024年中国跆拳道公开赛落幕 中国队表现不俗

    • 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61万亿元

    • 广交会观察:跨境电商助中国企业“逐浪出海”_全球观速讯

    • 环球关注:住建部: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充满信心